会理市信访局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中,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措施,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做好民族地区信访工作,切实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在全市各族干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访工作新形象。
一是教育到位。加强民族理论政策学习培训。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利用党组学习、支部“三会一课”及时传达学习党的民族政策知识等系列内容,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加强本局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列入本局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工作计划,渗透到干部职工的日常行为教育中来,使民族团结教育进机关、进头脑。
二是互学互助到位。在信访工作中坚持实行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接访,通过语言的相容和感情的相交,消除了来访群众与接访工作人员的心理隔阂,极大促进了各类问题的化解,真正把矛盾“中转站”变成“终点站”,切实融洽了民族关系,增进了群众感情,达到了共同提高、促进工作的目的,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信任和肯定。
三是政策宣传到位。利用信访工作接待各族群众的优势,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团结政策和《信访工作条例》,对每位来访者发放双语信访知识宣传手册,利用宣传栏、宣传展板等广泛宣传民族团结知识,全力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四是问题解决到位。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采取领导包案、交办和联合查办等方式,落实责任,限期处理。